从“雄狮觉醒”的空袭到“征服者-110”的怒火,以色列与伊朗的轮番打击让整个中东绷紧神经,战火一触即发,油价飙升,全球担忧。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身影,美国总统特朗普,以他标志性的高调姿态登场,声称能凭一己之力化解危机,让伊以握手言和!
这位渴望重回政坛的玩家,是真能妙手回春,还是在拿中东的火药桶,为自己的政治前途下注?
这位向来不按常理出牌的老兄,在社交媒体上高调亮相,声称要亲自下场,摆平以色列和伊朗这点事儿。
他还拍着胸脯保证,在他老人家的斡旋下,这俩冤家肯定能握手言和。这话一出,舆论场立马炸开了锅:这是唱的哪出戏?葫芦里又卖的什么药?
要知道,就在特朗普发声前几天,中东的天平可真是摇摇欲坠。先是以色列,据说在六月十三号凌晨,发动了一场代号听起来挺响亮的行动——“雄狮觉醒”。
一百多架飞机呼啸而出,对准伊朗的核设施、导弹基地、军事指挥部就是一顿狂轰滥炸。那场面,据说伊朗那边损失惨重。
甚至有报道称,连革命卫队的总司令以及几位顶尖的核专家都在这次空袭中不幸遇难。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更是毫不掩饰,公开表态这次行动“非常成功”,誓要把伊朗的核计划连根拔起。
伊朗是那么容易吃亏的主儿吗?当然不是。紧接着,从十三号晚上一直到十五号,德黑兰的反击就像潮水一样涌来。几百枚导弹,配合着漫天飞舞的无人机,直扑以色列本土。
什么“征服者-110”高超音速导弹,听起来就让人心里一紧。据说,连以色列那个号称无敌的“铁穹”防御系统在这些新式武器面前都成了睁眼瞎,预警雷达直接被打哑火。
特拉维夫、海法这些大城市都能清晰地听到爆炸声,甚至有导弹落在了内塔尼亚胡住所附近,摆明了就是要玩“斩首”。这你来我往的架势,真是一点就着,火药味浓得呛人。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特朗普冷不丁地站了出来。他在社交媒体上放出话来,要亲自介入调停,还打包票说能促成协议。这话到底有多大分量?
他之前也嚷嚷过要调停俄乌冲突,结果大家也都看见了,雷声大雨点小。所以,这次他的表态,不少人心里都得打个问号。
其实,特朗普这步棋,背后门道多了去了。他急着想重回政坛,眼睛瞄准的正是下一次大选。中东这把火要是真烧起来,油价一涨,通货膨胀跟着上窜,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他想赢可就难了。何况,沙特那些产油大户私底下也放出风声,说要是仗再打下去,石油供应的稳定可就不好说了。
卡塔尔、土耳其甚至俄罗斯这些平时跟美国不对付的国家,都跑出来想当和事佬,特朗普一看,自己这个“世界警察”再不掺和一脚,面子上也挂不住,别真落个“战争贩子”的名声。
所以,赶紧给自己贴个“和平使者”的标签,既能给自己挣点政治资本,又能帮着稳住国内的经济盘子。
他一上来就摆出强硬姿态,冲着伊朗喊话:“不签协议,就等着一无所有。”这话听着挺唬人,但伊朗是吓大的吗?
表面上,德黑兰那边好像没怎么当回事,没什么官方回应,但私底下,有消息说伊朗国会暂停了三项核计划。这是真怂了给个台阶下?还是将计就计,演一场戏?
要知道,伊朗这些年也不是白过的。以色列之前偷袭纳坦兹核设施,伊朗就学乖了,把重要的核反应堆搬进了山洞里,挖得又深又隐蔽。导弹试射也改到了晚上,黑灯瞎火的更难发现。
甚至还专门演练了在GPS信号被干扰的情况下,怎么实现精确打击。这一套操作下来,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伊朗早就做好了打一场不对称硬仗的准备。
而且,伊朗这次的反击,打法上非常有章法,简直像是在拿以色列当靶子练手。从电子侦察干扰,到压制对方雷达,再到导弹的精确打击,一整套组合拳下来,看着就像是照着美军的作战手册在演练。
这不仅仅是为了报复,更像是一场实战测试,顺便把美以两国的联合指挥系统给“解剖”了一遍,看看里面的门道。这充分说明,伊朗的军事能力,尤其是在非对称作战领域的水平,已经上了个大台阶。
连美国那几艘游弋在地中海的航母舰队,除了在那儿摆个姿势,基本没起到什么实质的拦截作用。
伊朗媒体甚至不留情面地嘲讽美军是“带着钢铁来中东晒太阳的巨婴”,这话虽然损,但也道出了几分现实。
伊朗这一轮的强硬操作,不仅仅体现在军事上的还击,更是一场高明的心理战和战略威慑。它旨在向外界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
以色列试图借助“亚伯拉罕协议”,拉拢部分阿拉伯国家来扩大自己的战略空间,但这条道路并非坦途,走得太远可能会面临风险。
伊朗那句“下一个是你们的朋友”,无疑是对约旦、阿联酋、巴林等已经与以色列建立关系的国家发出的警告,让他们感到不安。这番话犹如一把悬在头上的利剑,令这些国家不得不重新审视与以色列的关系。
阿联酋原本希望扮演“中立调停人”的角色,但被曝光私下向以色列提供情报。受到伊朗的点名警告后,阿联酋迅速取消了多笔与以色列的军火订单,以免引火烧身。
美国在这场冲突中的角色也很微妙。虽然特朗普和以色列都一个劲儿地说美国没直接参与,但谁都心知肚明,以色列能那么精准地打击伊朗高层和核心设施,绝对少不了美国的情报和卫星支持。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就直接点名美国是“侵略的帮凶”,一点没客气。
可真到了关键时刻,美国也有自己的小算盘。据说,冲突升级后,美国内部还开会讨论过要不要允许以色列对伊朗境内发动“特殊任务”,说白了就是搞暗杀。
但这个计划最后被否了,美国也怕真把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甚至叙利亚这些跟伊朗有联系的势力全都给引爆了,到时候整个中东就真成了一锅粥,彻底失控。
这说明,盟友关系固然重要,但美国的国家利益才是第一位的。甚至有消息说,美军给中东盟友升级的“爱国者3”反导系统,主要防的还不是伊朗那些老式导弹,而是防技术含量更高的“第三方袭击”。这话里有话,意思就是我得先保住自己别被卷进去。
再看看其他大国的态度。中国外长王毅分别跟伊朗和以色列外长通了电话,这个顺序很微妙——“先伊后以”,这态度已经够明确了。
在跟伊朗外长通话时,王毅措辞严厉,明确谴责了以色列的军事袭击,并且支持伊朗维护国家主权。
跟以色列外长通话时,语气就缓和下来,强调对话和平,呼吁双方克制。由中国主导的上合组织也紧接着发了声明,谴责以色列对伊朗的袭击。这在国际上,算是公开力挺伊朗的一股重要力量。
俄罗斯跟伊朗的关系更是越走越近,不光是在军事技术上有合作传闻,在国际事务中也常常抱团取暖,互相支持。伊朗核问题上,俄罗斯一直是伊朗的重要支撑力量。
特朗普现在突然跳出来说要调停,看似偶然,实则是在各方激烈角力下的一个暂时平衡点。伊朗通过强硬回击,既展示了自己的决心和能力,也顺带摸清了美国的底线到底在哪里。
以色列虽然嘴上不服软,但真把伊朗逼到墙角,引发全面战争,它自己也吃不消。美国则更是打定主意,不希望自己被彻底拖下泥潭,尤其是在大选临近的关键时刻。
但这短暂的“和平”能持续多久,谁也说不好。伊朗手里还攥着核能力的这张牌,虽然没有明着摊出来,但那些关于在福尔多秘密转移高浓缩铀的传闻,足以让各方神经绷紧。
以色列也一直心心念念,想拿到国际法上的“先发制人”打击伊朗核设施的授权,但在联合国碰了一鼻子灰,没几个国家愿意陪着它玩这么危险的游戏。
特朗普的调停,更像是给这场充满火药味的大戏按下了暂停键,而不是剧终的标志。伊朗那句“下一个是谁”,依然像一把随时可能落下的剑,悬在中东上空。
中东的局势,早就不再是当年美国一家独大的光景,而是中美俄以及地区强国多方博弈的新阶段。
特朗普或许能暂时压下火头,但他想凭一己之力,像当年那样轻易重塑中东秩序,恐怕是想多了。
毕竟,中东这个地方,讲究的是“脸面”、是“信仰”,光靠几句狠话和一点经济上的小恩小惠,解决不了那些根深蒂固的问题。
真正的较量,还在后头呢。这把火会不会再烧起来,不光看谁先动手,更看谁有胆子、有实力,能在悬崖边上坚持到最后,不后退那要命的半步。
拉伯配资-股票配资门户-股票加杠杆-股票配资配资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